简体 | 繁体 | English
·加入收藏
·客户留言 ·联系我们
This text is replaced by the Flash movie.

首页 > 物流培训 > 【重要】带您解析物流中的MSDS

 

重要】带您解析物流中的MSDS

编者按:“MSDS”《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》的英文简称。MSDS 同时是海关商检、货代报关、国外通关的常见文件,也是企业内部安全管理的重要文件


定 义


  “MSDS”书面上的定义是一份关于危险化学品燃爆、毒性和环境危害以及安全使用、泄漏应急处置、主要理化参数、法律法规等方面信息的综合性文件。

 

国标GB16483-2000称之为“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”。
MSDS包含了有关化学品的危害的详细信息,并且指导如何安全地使用它。
哪些材料需要MSDS?
●所有化学品都需要MSDS。

●目前美国、日本、欧盟等发达国家已经普遍建立并实行了MSDS制度,要求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厂家在销售、运输或出口其产品时,同时提供一份该产品的安全说明书。


 

作 用


MSDS具体阐述危险品自身化学性能,说明对健康、人体的危害、存储条件,以及在发生泄漏时的处理方法,是产品本身最具说服力指导说明书。在国际贸易中,MSDS的质量是衡量一个化学品生产公司实力、形象以及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。

 

高质量的化学产品配有高质量的MSDS,会增加更多商机,MSDS 同时是海关商检、货代报关、国外通关的常见文件,也是企业内部安全管理的重要文件


结 构


MSDS提供化学品的理化参数、燃爆性能、对健康的危害、安全使用贮存、泄漏处置、急救措施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等十六项内容。MSDS可由化学品生产厂家按照相关规则自行编写。



客观来讲,16项内容看起来的确很多,可使用起来有个特简单的窍门,完全可以对症下药,事半功倍。

 


解 析


业人员的解释是:“MSDS”实际上由四个部分构成,回答了四个问题,要想方便快捷的使用,首先得看你想干什么。以氰化钠的“MSDS”为例:

如果事故刚发生,想知道是什么化学品,有什么危害,直接看第1、2、3部分。该不该撤离,要不要戴防毒面具,一看就明白。

 

 

如果危险情形已经发生,需要紧急处置,直接看第4、5、6部分。该用什么灭火,泄漏怎么处理,上面写的一清二楚。

 

 

如果想要知道如何预防和控制危险发生?请看第7、8、9、10部分

 

 

如果想了解其它一些关于危化品安全的主要信息,就看剩下的第11、12、13、14、15、16部分

 

 

  如此梳理,便于快速查阅了解掌握相对应的内容,能够节约时间,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人群突出重点。

  其实,“MSDS”就是一本字典手册,需要的时候,随手就能查阅。“MSDS”的关键就在于一是会使用,二是随手就能找得到。危化品事故应急处置最让人抓狂的就是现场找不到“MSDS”,不知道有什么化学品,不知道这种化学品该如何处置。

  企业应该认识到,“MSDS”并不是为了应付检查,而是要方便随时查阅,它是危化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要和产品形影不离,就像“口袋书”一样,要让员工随时查阅。

 


延伸


如何获得MSDS

MSDS是基于危险化学品本身的性能阐述,可以由生产厂家自行编制,也可以交给专业机构撰写,编写的内容必须要符合使用者国家或地区的安全法规要求。

 

目前编制MSDS的最大难点是除了化学品的理化特性外,化学品量化的毒理数据测试费用太高,数据获得成本太大,特别是化学品有的是复合品或副产品,其对环境、生物、人类等毒理数据更为复杂,使用者地区不断变化的法规要求也增加编写的难度。

 

专业机构基于对各类化学品的数据积累,可以在数据库中提取所需数据,提供编制效率,降低检测成本。


SDS区别


欧盟及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)均采用SDS术语,然而在美国,加拿大,澳洲以及亚洲的许多国家,SDS也被称作MSDS(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)。


我国在2008年前的标准GBT16483-2000中称为CSDS,2008年重新修订的标准GBT16483-2008《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内容和项目顺序》中,与国际标准化组织进行了统一,缩写为SDS。


SDS与MSDS 两种缩写在供应链上所起的作用完全一致,仅在内容上有一些细微的差别。


美国OSHA要求的MSDS


第一项:制造商和联系方法

第二项:危险化学品组分

第三项:理化特性

第四项:燃烧与爆炸数据

第五项:反应活性数据

第六项:健康危害数据

第七项:安全操作和使用方法

第八项:防护方法


加拿大WHMIS要求


第一项:产品名称和制造商信息

第二项:危险化学品组分

第三项:物理特性

第四项:消防或燃爆数据

第五项:反应活性数据

第六项:毒理学特性

第七项:预防措施

第八项:急救方法

第九项:编制信息


ANSI以及国际标准


第一项:化学品名称和制造商信息

第二项:化学组成信息

第三项:危害信息

第四项:急救措施

第五项:消防措施

第六项:泄露应急处理

第七项:操作和储存

第八项:接触控制和个人防护措施

第九项:理化特性

第十项:稳定性和反应活性

第十一项:毒理学信息

第十二项:生态学信息

第十三项:废弃处置

第十四项:运输信息

第十五项:法规信息

第十六项:其他信息

 

原文来源:欧高国际网

加入收藏】 【打印本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 【返回顶部
物流联盟: 广东 | 广西 | 福建 | 湖南 | 河北 | 山东 | 浙江 | 陕西 | 江西 | 上海 | 青岛 | 云南 | 江苏